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——读余华《活着》就像听一位老人聊家常

朋友,如果你在深夜的地铁上翻开这本书,可能会错过站;如果你在午后的阳台打开它,或许会忘记喝茶。这就是余华的《活着》;一本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,流自己眼泪的书。

记得第一次读《活着》,我以为是又一个“旧社会苦难史”。但读着读着,发现自己错了。这根本不是控诉,而是一首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就的生命赞歌。

故事其实很简单;地主少爷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败光家产,从此开始了漫长而坎坷的一生。他眼睁睁看着父亲气死、母亲病故、妻子家珍得软骨病去世、女儿凤霞难产而死、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死、最后连外孙苦根也吃豆子撑死。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,最后只剩下一头也叫“福贵”的老牛陪着他。

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。”

这句话初读觉得太消极,再读才懂其中的智慧。福贵不是英雄,他就是个普通农民,甚至可以说是个“失败者”。但他教会我们:活着不需要伟大的理由,活着本身就是全部意义。

余华的笔触冷静得近乎残忍。写凤霞死时只有一句:“凤霞死掉了。”写家珍临终前对福贵说:“这辈子也快过完了,你对我这么好,我心满意足。”这些看似平淡的叙述,却像钝刀子割肉,疼得你说不出话。

“月光照在路上,像是洒满了盐。”

这句描写福贵埋葬家珍后的场景,是我读过最震撼的比喻。失去至爱的痛,不就像伤口上撒盐吗?可月光依旧皎洁,日子还要继续。

我特别喜欢福贵和牛说话的那些片段。晚年的他对着老牛念叨:“今天有庆、二喜耕了一亩,家珍、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,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。”——他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,让亲人们永远活着。

读这本书时,我常常想起邻家那位爱在夕阳下晒太阳的老人。他从不讲述自己经历了什么,只是安静地看着来往行人。后来才知道,他年轻时被打成右派,妻子改嫁,儿子车祸去世。可他每天还是笑呵呵地喂猫、下棋。这不就是现实中的福贵吗?

我们这代人总在追问“人生的意义”,为了一点挫折就觉得活不下去。可福贵们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:活着不需要响亮的口号,在绝望中坚韧地活下去,这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。

合上书页时,福贵牵着老牛渐渐远去的背影深深印在我脑海里。这个失去一切的人,依然能在黄昏的田野上唱起歌谣。

也许,真正的英雄主义,不是在辉煌中成就伟业,而是在废墟中捡起生活的一砖一瓦,默默地、坚韧地,把日子过下去。

就像福贵说的:“鸡养大了变成鹅,鹅养大了变成羊,羊养大了又变成牛。”生活就是这样,一步一步,慢慢来。


作者:家禾 丨 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duanjiahe.com/4252.html

(0)
上一篇 1天前
下一篇 1天前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好时光悄悄溜走》:在文字里打捞逝去的时光

    庭院中的山丁子花开了又谢,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“十年以前,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。”迟子建在《好时光悄悄溜走》中的开篇语,瞬间将我们拉回各自记忆中的故园。 这本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迟子建四十年创作精华。透过她的文字,我们仿佛回到黑龙江畔的北极村——看见父亲制作的冰灯发光,听见母亲雪中的脚步声,嗅到菜园里泥土的芬芳。 记忆中的庭院 迟子建笔下的故乡,有着我们共同的生…

    3天前
    0
  • 五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要读毕淑敏的《昆仑约定》

    我读毕淑敏的《昆仑约定》,是因为一位朋友说:“这本书里藏着我们这代人不懂的坚持。”翻开后,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。 一个等了半辈子的承诺 73岁的毕淑敏用四次住院的代价,写出了这本《昆仑约定》。她说:“时间不多了,这些故事必须讲出来。” 为什么非要写?因为她16岁就在西藏阿里当兵,在雪山脚下度过了11年青春。那些年,她亲眼见过太多故事,一直想替那些沉默的战士们…

    1天前
    0
  • 读完戏台才明白人生如戏 5个扎心真相道尽人性弱点

    你有没有想过,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,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戏”?读罗伟章的《戏台》时,我总觉得他像一位坐在茶楼里的老朋友,用略带荒诞的语气,讲着一个让你笑中带泪的故事。他说:“两口子吵十年,和吵半个世纪实在没什么区别。” 可旁人反驳:“孩子长到十岁,还是个孩子;长到五十,你想想!” 你看,连吵架的时间尺度,都能被罗伟章写成一场哲学辩论。 一、假戏开场,真…

    3天前
    0
  • 文城》书评:一生寻找一座城,一世守候一份情

    朋友,如果你曾为《活着》里福贵的命运唏嘘不已,那么余华的《文城》会像一壶陈年老酒,初饮辛辣,回味却绵长。这部2021年问世的作品(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),延续了余华对苦难的凝视,却多了一份浪漫的执念——“一座根本不存在城,一个永远寻不到的人”,成了乱世中普通人最后的灯塔。 一、故事的壳:荒诞的寻找,真实的坚守 《文城》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。北方…

    1天前
    0
  • 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,我整整晚了五年才明白

    这就是写作最温柔的魔力:它是对抗遗忘最有力的方式,是让生命留下痕迹最简单的方法。 写作,是一面镜子 我们常常觉得思绪纷乱,各种想法、情绪在内心翻涌,却理不清头绪。写作,就是把这团迷雾具象化的过程。 提起笔,你不得不安静下来,聆听内心的声音,梳理交织的情感。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,在书写中逐渐清晰;那些困扰已久的问题,在字里行间显现答案。 这不仅是记录,更是一…

    4天前
    0
关注微信